近期,食品加工制造行業板塊持續活躍,在2019年指數總體表現非常驚艷。截至收盤,整個板塊漲幅達1.88%。據了解,食品飲料消費表現亮眼,同時乳品、調味品、鹵制食品、面包烘焙、速凍調理食品以及堅果類產品等整體上也呈現出穩健增長態勢,預計后期消費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屆時,對于食品加工制造行業來說,乳品設備、分離萃取設備等將大有可為。
乳品設備守護質量“生命線”
我國是乳制品消費大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升,中國人均飲奶量逐年增長,乳制品行業滲透率較高。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乳制品產量超過3175萬噸,人均乳制品消費量34公斤以上,比2000年增加了3倍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乳制品銷售額增長4.1%,其中銷售量增長貢獻0.5%。
雖說乳制品增長受消費升級推動,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國乳品行業把質量作為重要的生命線,廣泛開展智能制造,并采用先進的乳制品加工設備,例如巴氏
殺菌設備、噴霧干燥機、牛奶分析儀以及冷鏈物流設備等,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實現了高質量發展。據了解,2018年乳業標準化程度、規?;潭纫殉^61%。而乳制品抽檢合格率位居前列。
分離萃取設備提高調味品科技含量
近些年來,中國調味品行業零售總規模穩定增長,2017年調味品行業零售總規模為1094億元以上。而2018年,調味品行業零售總規模超過1190億元,同比增長8.8%。據了解,2018年,中國調味品銷售收入超過938億元,同比增長14%左右。其中,70%調味品收入來源于餐飲行業,其蘊藏著巨大市場空間,為調味品行業增長提供支撐。
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需求的提高,加之科學技術的發展,在調味品生產加工過程當中,已應用到了生物以及化學技術,并通過專業的分離萃取設備對風味物質的分離以及提取,使調味產品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
另外,不少企業加大科技研發、設備投入,對生產過程及產品質量實現智能化控制,進一步確保產品質量安全,不斷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自動化生產保障鹵制品質量安全
鹵制品市場增速領跑,預計到2020年規模僅次于膨化食品。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行業規模約為870億元,預計到2020年達到1200億元以上,2016—2020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8%上下。不過,在行業自動化、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以及制造工藝標準化趨勢下,效率、風味和品質正成為行業壁壘的體現之處。如今,正向流水線和自動化生產方向轉變。
筆者獲悉,某鹵制品加工企業積極進行設備升級,并且引進鹵制食品自動化生產線,從原料處理、清洗、瀝水,到調味、鹵煮、冷卻、包裝、殺菌等環節基本實現自動化、機械化。與此同時,企業還不斷完善供應鏈管理體系,并且采用先進的食品保鮮技術,通過冷鏈配送作為支撐,既保證鹵制品的風味口感,又確保新鮮和安全。
綜上,不管是乳品、調味品、鹵制品行業,還是其它食品飲料,行業板塊持續活躍,后期消費或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這無疑給相關食品飲料企業以及食品設備制造企業帶來一大利好。伴隨食品工業的發展、工業技術的進步以及食品安全的需求,如今規模化生產技術、設備普及,生產加工過程更加標準化、自動化、機械化,未來相關食品加工設備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