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休閑零食三只松鼠發布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9.58%;其中,堅果品類營收達21.95億元,同比增9.59%。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和對健康生活追求的提高,堅果成為非常受消費者歡迎的休閑零食。在消費市場的推動下,我國堅果行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行業整治迫在眉睫。
國外某調查機構曾發表研究報告稱,我國已有61%的消費者認識到堅果的高營養價值。這一結論在堅果行業的市場規模中也得到了體現。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的堅果炒貨行業的年產值達到1214億元,2008-2017年期間,堅果市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6%。
在堅果市場的快速成長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部分問題,食品安全就是其中之一。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2017年1至10月的相關抽檢數據顯示,市場上常見的巴旦木、瓜子、花生、怪味豆等堅果產品都出現了大小不一的食品安全問題,涉及超標的衛生指標有二氧化硫、霉菌、甜蜜素、酸價、大腸菌落、滑石粉、黃曲霉毒素、鉛等。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堅果市場的也出現了上述食品安全問題,行業整體質量堪憂。因此,對于堅果行業來說,整改生產過程、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勢在必行。
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堅果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生產原料大部分依賴于進口。例如近幾年夏威夷果進口量從8442.8噸上升到2.01萬噸,同比增長138.20%;澳洲堅果進口量則增長了1261%。在如此巨大的進口量下,生產企業可以使用
分選設備,從源頭把控生產安全。
市面上的分選設備通常使用計算機圖像處理來對堅果進行分選。首先利用先進的圖像收集系統對堅果動態圖像的時間序列進行連續掃描和采集,其次采用形狀和顏色結合的圖像處理系統,對堅果的形狀、尺寸、表面損傷等進行檢測,然后根據相關數據進行篩選,篩選過程、穩定。
隨著食品科技的發展,市面上的分級設備也在向智能化靠攏。據悉,某食品分選設備制造商在分選設備上配置了NIR識別這一新型光學技術,它不僅能夠識別堅果的外部形態,更能識別堅果的內部特征,從而實現更的雜質剔除,幫助生產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效率。
此外,除了進行原料分選,成品的食品安全檢測也不可忽視。相關生產企業要運用液相色譜儀、重金屬檢測儀、X射線異物檢測儀、酶標儀等食品安全檢測設備對成品進行檢測,以免問題產品流入市場。
如今,食品檢測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如X射線異物檢測儀能同時對硬性包裝和軟性包裝的產品進行檢測,并在高精度的前提下分辨出產品中可能含有的碎金屬、碎屑、塑料顆粒等污染物,防控食品安全問題。
從總體來看,我國堅果市場呈快速發展態勢。但與國外相比,我國堅果的人均消費量還是較低。據計算,我國人均堅果消費僅為美國的3.2%,市場天花板還很高。對此,國內的堅果生產企業還需利用分選、食品安全檢測等設備來提升產品品質,滿足消費者需求,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