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壓縮機是制冷系統的核心,提高制冷系統效率的直接有效手段就是提高壓縮機的效率,使得系統能耗顯著降低。隨著節能減排理念的推進,制冷壓縮機在醫藥、制冷等行業中起到越來越關鍵的作用。
不過,在制冷壓縮機的運行過程中,除了掌握正確操作的辦法以外,還需了解制冷壓縮機的常見故障,才能在故障出現時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保證生產的運行。那么,制冷壓縮機常見的故障有哪些呢?
吸氣溫度過高或過低
很多用戶在制冷壓縮機運行的過程中,會發現吸氣溫度過高的情況。業內表示,系統中制冷劑充注量不足、膨脹閥開啟度過小、膨脹閥口濾網堵塞,以及其他原因都有可能引起吸氣溫度過高。
而吸氣溫度過低的情況,主要是
蒸發器供液量偏大導致吸氣過熱度低造成的。另外,制冷劑充注量太多、膨脹閥開啟度過大等,也會造成吸氣溫度過低。
排氣溫度不正常
業內指出,影響排氣溫度的因素包括絕熱指數、壓縮比、吸氣溫度等。一般而言,壓縮機排氣溫度可以從排氣管路上的溫度計讀出。吸氣溫度越高,壓縮比越大,排氣溫度就越高,反之亦然。
另外,冷凝溫度和排氣溫度過高對壓縮機的運行都是不利的,排氣溫度過高還會使潤滑油變稀甚至炭化結焦,從而使壓縮機潤滑條件惡化。
排氣壓力大
排氣壓力一般是與冷凝溫度的高低相對應的。正常情況下,壓縮機的排氣壓力與冷凝壓力很接近。排氣壓力偏高會使壓縮功加大,輸氣系數降低,從而使制冷效率下降。
當冷凝壓力升高時,壓縮機排氣溫度也升高。壓縮機的壓縮比增大,輸氣系數減小,從而使壓縮機的制冷量降低,耗電量增加。如果排氣溫度過高,則增加了壓縮機潤滑油的消耗,使油變稀,影響潤滑;當排氣溫度與壓縮機油閃點接近時,還會使部分潤滑油炭化并積聚在吸、排氣閥口,影響閥門的密封性。
業內表示,降低冷卻介質的溫度可使得冷凝溫度下降,冷凝壓力也隨之下降,但這要受到環境條件的限制。增加冷卻介質流量可降低一點冷凝溫度,但不能片面地提高冷卻水或空氣的流量,因為這將增大冷卻水泵或風扇及電機的功率,應全面綜合考慮。
排氣量不足
排氣量不足與壓縮機的氣量設計相關,是壓縮機比較容易出現的故障之一。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進氣過濾器積垢堵塞或壓縮機吸氣管太長,使得吸氣阻力增大,影響了吸氣量從而使排氣量減少。
其二,壓縮機轉速降低使排氣量降低。如果壓縮機使用環境不當,因壓縮機的排氣量是按一定的吸氣溫度、濕度以及供電等情況設計的,當把它使用在超過上述標準的環境時,排氣量也會受到影響。
其三,填料密封不嚴,產生漏氣也會使排氣量降低。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