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水果、蔬菜等產品腐敗是全世界食物浪費的巨大來源。由于很多產品本身保鮮期過短,很難貯藏、運輸,導致貯藏、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造成資源的浪費。尤其是在人們對生鮮產品日趨增長的當下,對產品新鮮、風味和品質訴求是越來越高,在貯藏、運輸、包裝等環節亟需先進的食品保鮮技術延長保鮮期,掀起保鮮升級革命。
保鮮液
玉米采摘正值旺季,但其貯藏保存難度較大。目前,市場上嫩玉米大多采用冷凍貯藏保鮮,也有采用
真空包裝機包裝或者
殺菌機除菌保鮮,但是一次性投資大,成本相對較高,保鮮期較短。
據悉,某研究所嫩玉米保鮮試驗成功,一種不需要冷凍、也不需要真空包裝,更不需要殺菌機除菌保鮮,只要常溫下配制好保鮮液,玉米保鮮期長達8個月以上。
物理電場保鮮技術
從農場到餐桌,生鮮產品的保鮮之路關卡重重,生鮮供應鏈上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小覷。與此同時,隨著消費升級,人們不僅僅對生鮮產品的新鮮要求提高,還要求食品中無任何添加,保持產品鮮度的同時,并保持產品自然風味和口感。
據悉,在亞洲生鮮配送展上,一企業將帶著重要產品(空間電場保鮮器)現場展出。據工作人員介紹,空間電場保鮮器主要利用物理電場原理,無需任何添加劑,能夠保持食品新鮮度,且具有保留其原有風味的功能。另外,產品的冷凍、貯藏、冷鏈物流等各環節都可結合電場保鮮的模式,從而更好地鎖住產品鮮度,保持自然風味、口感和品質。
氮氣鎖鮮冷鏈技術
行業人士認為,未來即食海鮮將成為市場重要產品,且必將超越以鴨脖、雞爪為代表的鹵味產品市場。日前,某企業已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資金或將用于產品研發和供應鏈。與新鮮海鮮相比,即食海鮮對新鮮性同樣要求很高。
據了解,該企業采用氮氣鎖鮮技術包裝的冷鏈技術,從而有效地保證食品從出廠到進入智能零售終端,全程3-5℃低溫冷鏈運輸,確保人們餐桌即食海鮮品質安全。筆者了解到,氮氣鎖鮮技術就是將氮氣等混合氣體同即食海鮮包裝中的氧氣置換,利用各種氣體所起的不同作用,抑制引起食品變質的大多數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使食品保鮮并延長保鮮期。
可再密封保鮮包材
食物腐敗是全世界食物浪費的巨大來源。國外公司正在使用先進的材料延長食物的保鮮期。據悉,國外兩公司聯合開發了
包裝材料,其是一種“改良氣氛”可再密封的封蓋膜,可以延長櫻桃、藍莓、青豆、蔥等果蔬的保鮮期,從農場到餐桌,甚至遠至海外。此外,包材的使用可減少高達40%的塑料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環境污染。
小編結語:為了延長產品的保質期,除風干外,大多采用烹飪、殺菌、冷凍和真空包裝,有的甚至添加添加劑,如防腐劑。隨著科研人員孜孜不倦地創新研發,更多保鮮技術出現。
期待物理電場保鮮技術、氮氣鎖鮮冷鏈技術以及保鮮液等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保障貯藏、運輸、包裝等環節安全,確保產品新鮮品質。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