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營養損失較少、口感更好、更新鮮安全的乳制品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愛。而生鮮乳作為牛奶重要的原料,其產量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乳品價格和品質。那么,一起來看看從飼料、環境衛生控制、擠奶方面,如何提升生鮮乳單產水平以及保障牛奶品質。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3月份,主產省生鮮乳價格每公斤超過3元,同比上漲了3%以上。不過,雖說我國是奶業大國,但同發達國家比較,我國奶牛的單產水平還較低,奶的生產效率還無法很好地完全滿足市場需求。
有業內人士表示,生鮮乳價格出現波動的因素很多。其中,或許因為生鮮乳產量相對低,供不應求,而價格稍有提升。
為此,要加快提升奶牛的單產水平,對于穩定生鮮乳價格起著重要的作用。當然,奶畜養殖者在保障奶牛的單產效率的同時,還要確保生鮮乳的品質安全,才能讓消費者飲用更安全。而上游發展越來越規范化、規模化、機械化,既利于提高奶牛的單產水平,又能夠從源頭把關生鮮乳品質安全。
筆者獲悉,有乳企探索一條適合本地“機械化+人工”模式,不使用化肥、農藥、噴灑除草劑,讓奶牛食用的牧草完全進行自然的生長環境來生長,并采用人工除草。之后,利用機械化收割牧草,再進行發酵,利用飼草消化、吸收,并提高飼草粗纖維的含量。而奶牛食用高粗纖維含量的飼草,利于提高奶產量。
除了提供適合的奶牛飼料,還要考慮奶牛的品種、環境衛生控制、管理、擠奶、防疫等因素。其中,在環境、衛生控制方面。在日常管理中,要搞好環境衛生,以及注意奶牛本身的衛生以及飲食衛生,尤其要注意乳房的衛生,防止乳房發炎等問題的出現,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產奶,還能保證生鮮乳的品質。
對于擠奶環節,在保障生產效率和生鮮乳品質安全方面不容忽視。據一位奶牛養殖戶介紹,不少奶牛產量不高的原因在于擠奶的方式不合理。一般來說,在擠奶時,要先給奶牛乳房按摩,然后上下撥動,可以增強奶液的排射,提高乳脂和產奶量。注意的是,每次擠奶時要將乳液盡量擠干凈,把控擠奶的速度也有助于提高奶產量。
但是單純依靠人工擠奶不僅生產效率不高,且手部清洗、消毒不徹底,會對生鮮乳造成一定污染,牛奶品質難以保障。不過,欣喜的是,不少奶牛養殖廠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擠奶。而大多數擠奶設備采用真空裝置產生的抽吸作用,將牛(羊)奶吸出,吸出效率高,乳液擠出徹底、干凈,提高產奶量,保證生鮮乳安全、衛生。
《關于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巴氏殺菌乳、發酵乳、奶酪等乳制品,積極培育鮮奶消費市場。而作為乳制品重要的原料,生鮮乳迎來發展契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鮮乳價格上行,我國生鮮乳單產水平和牛奶品質還有待提升。
相信,提升飼料的品質和重視環境、衛生控制,以及
擠奶機械的應用等,在提高生鮮乳產量,保證市場供應,穩定乳品價格的同時,也將有力地保障奶源的品質,為后續乳制品生產加工品質安全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要評論